博客
关于我
LeetCode – Refresh – Container With Most Water
阅读量:784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24

本文共 106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二维数组最大面积问题的解法

在编程面对二维数组时,常会遇到一个经典问题:求二维数组中所有矩形的最大面积。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双指针技术来高效解决。以下将详细介绍该算法的实现思路及代码解析。

最大矩形面积算法思路 最大矩形面积问题可以通过双指针技术来解决。具体步骤如下:

  • 初始化两个指针,分别指向数组的左右两端。
  • 比较左右两端对应的值,决定移动哪个指针。
  • 计算当前矩形的面积,并更新最大值。
  • 移动较小的值所在指针,逐步逼近数组中心。
  • 最后返回最大面积值。
  • 代码实现细节解析 以下是C++语言实现的最大矩形面积算法:

    int maxArea(vector
    height) {
    int start = 0, end = height.size()-1, result = 0;
    while (start < end) {
    result = max(result, min(height[start], height[end]) * (end - start));
    if (height[start] < height[end]) {
    start++;
    } else {
    end--;
    }
    }
    return result;
    }

    算法解释 该算法通过双指针技术从数组的两端开始,逐步向中间移动,确保每一步都能计算出当前最大的矩形面积。具体来说:

    • startend 分别指向当前矩形的左右两边。
    • min(height[start], height[end]) 确定当前矩形的高度。
    • end - start 计算当前矩形的宽度。
    • 比较两者,更新最大面积。
    • 根据高度大小,移动较小的指针,逐步缩小矩形范围。

    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(n log n),因为每次移动指针时都需要比较并做出决定,最终总体时间复杂度与排序复杂度相当。

    应用场景 该算法在解决二维数组中的最大矩形面积问题时表现优异,常用于算法训练和编程面试中。通过双指针技术,算法能够高效地找到最优解,避免了暴力枚举的高时间复杂度问题。

    改进空间 该算法的优化空间较小,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提升性能:

  • 在比较高度时,可以选择移动较小的指针,以减少比较次数。
  • 在最坏情况下,时间复杂度为 O(n^2),但由于比较次数被优化,整体性能仍然较好。
  • 总之,通过双指针技术,我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找到二维数组中的最大矩形面积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boyuk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MySQL-架构篇
    查看>>
    MySQL-索引的分类(聚簇索引、二级索引、联合索引)
    查看>>
    Mysql-触发器及创建触发器失败原因
    查看>>
    MySQL-连接
    查看>>
    mysql-递归查询(二)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1安装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5和5.6版本间的坑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5最简安装教程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6 TIME,DATETIME,TIMESTAMP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6.21重置数据库的root密码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6主从复制-基于binlog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6忘记root密码(win平台)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6的Linux安装shell脚本之二进制安装(一)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6的zip包安装教程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7 for windows_MySQL 5.7 for Windows 解压缩版配置安装
    查看>>
    Webpack 基本环境搭建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7 安装版 表不能输入汉字解决方案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7.18主从复制搭建(一主一从)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7.19-win64安装启动
    查看>>
    mysql5.7.19安装图解_mysql5.7.19 winx64解压缩版安装配置教程
    查看>>